Common App 2022-2023申请正式开放!有这3处变化......美国大学申请的基本程序和关键要点!
8月1日,Common App系统(以下简称CA)2022-2023年申请已正式开放,新一轮申请季的号角已经吹响!
对于美本申请党来说,CA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它是美本申请中最常使用且规模最大的申请系统,最受申请者青睐的全美Top50综合性大学(除MIT,Georgetown,UC系列外)全部都加入了CA系统报名全家桶!
作为大家的老朋友,CA每年都会更新和优化部分信息及功能,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申请过程中一路过关斩将,那么今年CA新政,你一定不能错过,有了什么新变化,一睹为快!
Common App新增50余所大学
每年都会有新的学校投奔CA系统的怀抱,今年也不例外。CA官方宣布今年新增的成员校有50余所,由此一来,使用CA申请系统的学校总数也突破了1000大关。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两所比较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大学 ,分别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这两所学校往年通过Coalition系统申请,而今年将成为他们使用Common App系统申请的第一年。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
*注意:华盛顿大学将不再接受2023年秋季入学的申请人使用Coalition系统进行申请。
性别栏更加多元化
为了让CA系统更好地适用于对性别认知更多元化的申请人,CA今年对性别问题进行了以下优化:
申请人性别信息的填写移至Demographics栏目,且顺序为Gender,Legal Sex和Pronouns
申请人家庭成员信息和推荐人信息的性别选项中增加“Mx.”和“其他(Other)”用来注明班主任、家长、推荐人、老师和升学指导老师的性别。
*Mx.的定义:置于一个人姓氏或全名之前的称谓,为的是避免明示其性别,或是不希望性别被定为男性或女性。
申请费减免政策做出调整
新增Fee Waiver申请费减免标准
不论是学校还是CA,都不希望申请费成为申请人圆梦路上的绊脚石,因此今年CA费用减免问题标签增加包含资格标准,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参考,如符合其中任一条件,则可以申请Fee Waiver。
班主任的确认表
今年班主任只需用是/否来确认申请人是否需要费用减免,无需再选择具体原因。如需提供具体信息,可进行简短的补充。
文书题目没有变化
上面这些改变让小伙伴们直呼“信息量过大”!不过幸好,2023年申请也有一些保持不变的地方。
首先,7选1的主文书题目保持不变
同样没有改变的,还有关于COVID-19疫情相关的写作(Optional)
Common App注册申请指南
Common App申请系统的最大特点是,申请人只需填写一份申请表,包括标化成绩、文书、背景活动以及推荐信等,就可以用它来申请多所大学,可以有效节省申请大学的时间。
1. 创建Common App账户学生需要先创建Common App官网账户,并按照网页中的指示:
不使用奇怪的邮箱名称/地址,美高学生建议Gmail,国内学生建议163邮箱
CA对密码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无法进行到下一步。
详细要求如下:
10-32位长度
至少一个大写字母
至少一个小写字母
至少一个数字
至少一个特殊符号! @ # $ % ^ & *
无空格键
随后我们填写姓名、性别、住址、生日、入学信息等,完成注册。
2. 登录系统,添加院校选择
首先需要大家将自己的梦校添加到My Colleges院校清单中,Common App系统最多可以选择20所申请院校。
3. 填写申请信息个人信息 Profile:包括个人信息、地址、联系方式、种族信仰、所在地址、国籍身份。
家庭状况 Family:主要涉及家庭成员构成、各家庭成员基本信息。
教育信息 Education:包括申请者的受教育经历、在校成绩、学过的课程、获得过的奖项。
考试成绩 Testing:所有申请相关的标化考试成绩以及考试时间等信息。
活动经历 Activities:美国本科录取过程中最受关注的一环
文书写作 Writing:Personal Essay主文书(七选一),以及Additional Information补充信息。
课程和成绩 Courses & Grades:申请者需要提交自己毕业院校出具的官方成绩单。
在提交申请表之前,申请者的信息是可以免费无限次修改的。可一旦填写并提交申请表之后,申请者所有的信息将不能更改。
如果确实由于特殊情况需要更改信息,申请者必须和自己投递的梦校进行联系,因此建议大家在提交信息前务必多次反复核对确认!!
美国大学申请的基本程序和关键要点!
需要提交的基本材料
一、高中阶段成绩单。
高中阶段学分绩GPA是美国大学申请中最重要的因素。普通高中课程满分是4.0。AP、 IB 和荣誉课程会更高。除了GPA的绝对值外, 学生在年级的排名、所修课程的挑战性、所在高中的质量、历年成绩单GPA的变化趋势等都是考虑因素。成绩单由所在高中送出, 有加权和非加权计算。每个大学有自己的计算系统,会重新计算。
二、标准化考试成绩。
SAT或者ACT二者选一。在新SAT中, 作文是可选项。但是大多数名校要求提供写作成绩, 并要求SAT 2。
有些大学只要提供一次最好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如加州大学系统。有些大学需要提供所有的历次考试成绩。还有大学接受每次考试中最好单项相加的成绩, 如麻省理工学院等。
这些标准化考试成绩,每个顶尖大学都有自己的门槛。过了门槛就够了, 而不是满分就比差10分的考生机会更大。有些大学每年都会以拒收多少个满分学生作为自己的成绩单。
国际学生还需要提供英语语言成绩托福或雅思。对已经在美国上高中的国内学生, 各个大学的规定不一样。有的大学只要你在美国接受了超过一定年头的正规学历教育就可以免托福和雅思,有的大学规定标准化考试英语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可以免除, 也有的大学只要是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国际考生一律要考。
三、申请文书。
除了硬件之外, 文书和推荐信是可以体现软实力的地方。申请文书的几百字是大学窥见学生个性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共同申请系统的文书今年增加了两个主题, 以往的主题也有所修改。可以从七个主题中选写一个。除了主文书外每个学校还有自己的一篇或多篇小文书。斯坦福大学有三篇小文书。大多数大学包括一篇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的小文书。
四、 推荐信。
推荐信是所有申请材料中唯一学生自己看不见的, 是将“自吹”变成“他吹”的唯一机会。根据估计,一半以上的“优秀学生”被拒是栽在推荐信上。共同申请系统需要年级导师和两门任课老师的推荐信。写推荐信要找喜欢自己的老师写, 而不是找自己喜欢的老师写。有个朋友的小孩, 一个他喜欢的任课老师离开了,对新来的老师不怎么喜欢。但是, 在家长会时, 新老师对家长说, 我很喜欢你的小孩, 有没有机会给他写申请大学推荐信? 家长连忙点头。这个普通公立高中的中游生后来进了卡内基梅隆大学。
有些老师的推荐信让招生官读起来比较舒服。有个朋友的小孩去参加别的活动时, 老师的推荐信给他看了。里面有这么一句,“与其说这一年他从我这儿学到了多少, 还不如说我在与他的讨论中得到了多少收获。”这个学生后来找这个老师写了申请大学的推荐信, 最后进入了哈佛大学。
有些老师比较苛刻。再喜欢的学生, 也要给你挑出刺来。如果从本校以前毕业的学生和家长中了解到这一点, 这样的老师还是绕着走吧。
五、课外成绩与课外活动与竞赛获奖情况。
有人说美国大学的申请就像国内的三好生评选, 就是指的这些东西。这些软实力就像是附加分。坦率地说,申请一般的州立大学普通录取只要硬件够了就行了。要上顶尖大学, 除了硬件和标准化考试成绩过门槛外, 拼的就是这些附加分。各个大学和专业对自己学生将来的期望值不一样, 录取时所要求的侧重点也就不同。麻省理工学院收罗了众多的全美数学竞赛尖子, 而那些藤校对学生领导力、社会奉献精神的要求就更高一些。
六、财务资助和奖学金。
美国大学财务资助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才能考虑的,中文翻译为奖学金;另一类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考虑的,中文翻译为助学金。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考虑的助学金部分,只有很少几个大学国际学生也能享受, 包括阿默斯特学院 Amherst College、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只要你是美国公民或者有绿卡,填了财务资助申请学校就一定会考虑。
美国大学申请基本流程
1.争取在十一年级(国内高二) 学年结束前完成标准化考试。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成绩要有后备方案。十二年级(国内高三) 10月份考试可以来得及用于早申请(EA/ED), 12月份成绩可以在常规申请中用上。
2.十一年级 学年结束前或十二年级一开学,所在高中会发一张学生情况表 (Parents and Student Brag Sheet) 。这是学校老师用来写推荐信的重要依据。
3.十一年级 学年结束前或十二年级一开学,邀请老师写推荐信。
4.8月1日以后在共同申请系统登记(免费)。
5.8月-10月填表,写文书,报推荐信老师。
6.10月1日后填报联邦财务申请表 (FAFSA)
7.10-11月检查早申请大学的材料,建议打出全部表格认真检查。
8.10月底 前递交早申请 。大部分大学的早申请截止日期是10月31日。同时报送官方SAT、 SAT2、 ACT成绩。
9.10-11月发出早申请申请后, 常常查看共同申请系统帐户和申请大学提供的帐户,查看老师推荐信有没有到位,查看各类材料(高中材料,推荐信,SAT成绩等)是否到位。如果申请私立大学, 要在各大学规定日期内填报CSS Profile。
10.如申请加州大学, 11月30日之前递交申请。加州大学没有早申请,所有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1月30日。还有几个好的州立大学也是类似时间截至。
11.10月-12月 准备早申请面试,同时陆续递交常规申请;有很多州立学校采用滚动申请(Rolling Admission, 即先申请先批准的方式),递交早申请后还可以同时发一些Rolling Admission的申请。法理上不冲突。
12.12月31日之前递交所有大学的申请。大部分大学的常规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或1月15日, 也有一些学校一直到2月还接受申请。申请发出后要常查看所申请大学提供的帐户,确定各类材料及时到位。早申请的结果大部分在12月中旬发出。
13.正常申请的结果大部分在3月底 或4月初发出(每年略有不同)。
14.4月20日以前,大学发出学费和财务资助清单。
15.5月1日以前, 向准备入学的大学学校发出确认信并交押金。同时通知别的不准备去的大学。
16.5月1日以后,少数在等待名单上的幸运儿还能收到录取通知。我们这儿前几年有一家姐弟两个同一天收到等待名单上研究生和大学本科录取通知。2016年哈佛大学在国内录取了4名考生,有两名是在等候名单上的。
美国大学申请的关键之处
美国大学申请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之处一定要抓好:
第一个关键之处是标准化考试。
考生在继续保持学校成绩的同时, 申请阶段的重点应转向标准化考试。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所报考学校与专业的要求, 选择正确的考试项目, 确定合理的备考方案, 花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 争取一考就过门槛。
标准化备考应从十年级(国内高一)暑假开始。在真正备考之前找个靠谱的机构裸考测试一下自己SAT和 ACT的真实水平, 再决定选考哪一个。
然后根据自己的裸考考分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选择合适的备考方案, 是自学、私教还是参加补习班。很多名校和大学荣誉生还要求SAT作文和S AT 2考试, 要有计划地一起考虑。需要考托福或雅思的考生考虑得要更全面。
第二个关键之处是选校选专业。
选校选专业其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考生想上哪个大学和专业,一个你想上的大学和专业喜欢什么样的考生。如果事先对各个大学专业的喜好有一定了解, 就会大大增加录取机会, 减少撞墙的可能。
有的大学看重GPA和考生在高中的排名, 有的大学看重标准化考试成绩, 有的大学早申请录取机会比常规申请大得多, 有的大学对文书有特殊要求, 还有的大学要求考生要表现出对自己大学真正的兴趣。
有一个朋友的小孩, 开始时想上圣母大学。后来家长从学校的网站上看到, 他们的入学新生中, 在高中排名前2%占入学新生的50%,在高中排名前10%占入学新生的89%。这个考生在高中的排名在10%左右,而他的标准化成考试绩很好。他选择了比较看重标准化成绩的名牌大学,从而顺利录取。
第三个关键之处是文书准备。
要用短短的几百字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长, 让招生官看重自己, 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成功的文书是敲开名校大门的重要敲门砖。其实这几年网上披露的那些进名校的文书还是有套路可循的, 但别人用过的套路再重复使用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要找出自己的套路真的不容易, 但是一篇阳光、充满正能量的文书至少可以让你不在第一轮的筛选中被刷掉。
前面我们说到花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准备标准化考试。时间应该花在哪儿?文书准备!!!
其它的各方面不是说不重要,比方说推荐信。推荐信很重要,但很大程度上自己掌控不了。课外活动和获奖,到了申请阶段,能做的已经不多了,关键是怎么把它表达出来。把备考、选校、文书这三块把握好了,你的大学申请就成功了一大半。